马込(同“迂”)教堂位于长崎湾外的伊王岛上,是国家登录有形文化财产。在基督教被禁的两个半世纪里,许多吉利支丹(自16世纪至明治时代日本的基督教徒)都搬来这座岛上居住,因为这里归属于佐贺藩管辖,而佐贺藩的官员并不像周边其他藩那样热衷于宗教迫害。但在1865年“潜伏吉利支丹发现”事件之后,长崎的法国传教士与潜伏吉利支丹团体重建联系,由此引发了新一波镇压浪潮,佐贺藩也没能置身事外。此次镇压始于1867年,一直持续到1873年明治政府最终解除基督教禁教令才告终结。
宗教信仰一旦得到许可,岛上的吉利支丹居民便立刻决定要修建一座教堂。最初他们可能只是对当地吉利支丹领袖的宅邸进行了改造。之后,来自巴黎外国传教团的法国神父约瑟夫·马尔芒(Joseph Marmand)于1890年在本地建起了一座真正的教堂。只是这处建筑在1927年雷击和1930年台风的接连攻击下被毁。如今这座拥有5个尖顶和白色灰泥墙面的哥特式建筑于1931年建成。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,日本全国的公共设施建筑都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逐渐放弃了较为脆弱的砖石结构。这项改变为建筑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表达空间。作为建筑材料,钢筋混凝土的功能性更为丰富,再加上基督教徒也不再需要顾忌外在压力而刻意保持低调,因此,就像这座马込教堂一样,教堂建筑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