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14年,基督教传教士的驱逐令颁布后,幕府本身也陷入了两难境地,既希望继续保持与葡萄牙的商贸往来,又想要确保没有神父或宗教物品混进来流入民间“腐蚀”大众。“出岛”,便是他们的解决方案。这是一座人造岛,于1634年到1636年间建成。原计划是:把葡萄牙商人集中在岛上,与普通民众隔绝;同时在岛上完成所有抵岸船只人员与货物的盘查审核工作。
然而,就在出岛建成之后的第二年(1637年),岛原之乱爆发,情势脱离了掌控。尽管基督教只是起义的导火索之一,但幕府选择将叛乱的原因完全归结为宗教问题。于是,自1639年起,葡萄牙船只在日本彻底遭到封禁,出岛遂成空岛。这给长崎的商人带来了双重打击,因为他们不但在商业上依赖葡萄牙的物资供应,此前还出资在出岛上建造房舍,准备供给外国商人使用。于是,他们游说官方将原本设在平户岛的和兰商馆(即荷兰商会)迁至出岛,并于1641年获得幕府许可。日本官方之所以能够接受荷兰人,是觉得他们更加务实。较之宗教信仰,荷兰官方更重视商业贸易的发展。就这样,直至江户时代(1603-1868)结束以前,出岛便成为了西方物资与文化知识进入日本的唯一渠道。
如今,出岛和兰(荷兰)商馆遗址已被指定为国家史迹。